欢迎来到山东锦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张茂文:竹子一样的生命-九游会真人游戏

网站编辑: │ 发表时间:2013-07-02 

■新闻背景


    山东锦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拥有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国家壹级资质企业,下设锦业、锦宏、宏祥、锦兴、银华、金立六个具有法人资格的房屋建筑贰级资质施工总承包公司,同时下设房地产开发、机电安装、装饰装修、建筑幕墙、钢结构、物业管理、烟道排气道专利产品、桑尼电脑、市政工程等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公司,总资产达4亿多元,已发展成为日照市建设骨干企业。
    “锦华”先后创市级优良工程230余项、“港城杯”奖13项、省级优良工程36项、“泰山杯”奖8项,创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鲁班奖1项,获省、市级“质量诚信、用户满意”工程及示范工程16项。
    “锦华”先后被省政府评为“明星企业”,被省建工局评为“先进集体”、“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十佳安全管理企业”,被省工商局授予“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
    2007年,“锦华”荣获日照市首个山东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荣誉称号,荣获日照市首个山东省建筑业“十佳安全管理企业”荣誉称号。
    2008年,集团公司荣获山东省“援建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工作集体三等功”、市级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锦华”施工的日照市水上运动基地,被评选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100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18岁时,他在生产队里领着妇女干活,发现妇女割麦子比男人快,就提议把麦子数行割,按行记工分,一天下来,妇女们能挣20分,不少男人连10分都挣不到,当时,他不知道这叫定额制;
    建筑工地上,他的腿被蚊子咬了,反复感染后露出骨头,发高烧,他不肯回家休息,就干点能坐着干的活;
    他出身农民,但34年的打拼,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建筑企业带入了全市同行业前三甲……

■故事


    这一生,张茂文做过的事特别简单:
    初中毕业后,干了两年农活。然后招工,成了建筑工人,到现在足足 34年,从没离开过建筑行业。
    他,现在是山东锦华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旗下,15家企业。
    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弄个明白
    张茂文觉得自己很幸运。这种幸运,来自父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父亲是两城公社的一个小乡乡长,相当于现在的两个片大,还兼着安家村党支部书记。“文革”开始了,父亲被卷了进去,成了批斗对象。
    张茂文刚上学,不懂得这场运动的利害,只看见父亲见天戴着纸做的高帽子,被“别烧鸡”,上街游行。
    父亲情绪一天不如一天,后来就“不想活了”。母亲交给张茂文一个特殊任务——— 看着父亲。
    张茂文喜欢学校。学校里也有运动,也有同学模仿大人斗一下他这个“小反革命”,但都太小了,只是闹着玩。在学校,他很用功,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他。从小学到初中,他成绩很好,一直是班长。
    张茂文这辈子最敬重的人,是老师。这么多年来,他经常找上学时的老师叙叙旧,聚一聚。
    那时没高考,张茂文头脑中也没考学的概念,只是愿意看书。可是,1974年,初中毕业后,他的读书梦断了——— 因为父亲的原因,不能保送上高中。为此,他联络几个和他同样的同学,去县城找管这事的部门,想弄个明白。
    书,最终还是没念成。
    虽然后来他完成了大学教育,圆了大学梦,但也就从那时起,他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弄个明白!
    张茂文回了村,推起小车,这是生产队里最累的活。张茂文并不抱怨。
    一年后,因为头脑活络,18岁的张茂文被委任了一个小头头,领着妇女、儿童干活。
    那时候,妇女干一天活,挣8分工,男人一天挣10分。但张茂文发现,割麦子,妇女要比男人快,他提议,把麦子数行割,按行记工分,一天下来,妇女们能挣20分,不少男人连10分都挣不到。
    这是破天荒的一次,妇女们都朝这个年轻的后生竖大拇指,男人们则气得肚子鼓鼓的。
    如今回到老家,那些妇女见了张茂文,还会由衷地夸他:“你真是个能人!”
    当时,人们不知道这叫定额制,只看到生产队的活干得比原先快多了。于是,这办法推广到锄地等其他农活,推广到整个生产队,张茂文所在的生产队也成为全村8个队中干活最快的。
    如果没有1976年的那次招工,张茂文肯定是一个庄稼地里的行家里手。
    那是日照县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招工,全县500多人,因为父亲是当年华东地区的劳模,张茂文成为被照顾对象。
    这是个天大的喜讯,这意味着他吃上了国库粮。

    临走的那天晚上,张茂文请了一桌客,全是同学,大家羡慕得不得了,尽管没人知道当了工人去干什么,可都知道,张茂文吃上国家饭了。

▲山东锦华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茂文


    只有活干好了,别人才可能看得起你
    张茂文的单位是日照县建筑公司。
    那是个冬天,冷得厉害,住大通铺,白天晒点沙,晚上弄进屋里,再铺上稻草,盖上席,上半夜还有点暖意,下半夜就冻得不敢伸腿。
    太冷了,这是他当工人的第一感觉。
    还有,就是饿。
    在家的时候,张茂文饭量就大。有一天,早上干活回来,本家一位嫂子在烙煎饼,他坐边上,嫂子烙一个,他就吃一个,一连吃了18个。
    可是,当工人,一个月43斤粮食,算起来每顿饭只能吃4两,按肚子,1斤4两还差不多,至少也得8两啊。一开始,他还回家拿点,也不好意思拿多了,毕竟自己当了工人。再说,家里也不宽裕。
    工人的光环迅速褪去,张茂文灰心了,甚至想再回村里去。
    从日照坐车回两城,得5毛钱,两个半小时,张茂文舍不得。每次,他都步行4小时,直接走回家,省下车票钱,还能回家赶上饭,不耽误帮家里干活,第二天一早步行赶到日照,又不耽误上班。
    干建筑,一开始得做小工。
    小工可不易,被师傅呼来喝去不说,还净是最苦最累的活。
    有一次,干五金楼加固工程,张茂文和工友抬着一筐炉渣往上爬,正好被村里人看见了,说:“你看看你当的这个工人,还不如在家推小车。”说得张茂文又想回家了。
    但他心里有个声音,很快就压过这个想法:“好好干活,只有活干好了,别人才可能看得起你!”——— 那是他一懂事,老爹就教的话。
    按规定,一年能休50多天假,有事,也可以请假。但为了把活干好,张茂文两个月回一趟家,一年不过10天。
    五金楼的工程干完后,他当了学徒工,每天,别人没上班,他就去把东西准备好,有了料,自己先干着,从不挑轻活重活。
    到了秋天,他们去育苗厂施工,单位给学徒工定工作量,不少人完不成,张茂文却每天都超额。晚上,别人下班了,他一个人还在工地上推土。
    单位黑板报的光荣榜上,总是少不了张茂文的名字,这是对他这个技术标兵的奖励。钱,却不多拿一分。
    腿被蚊子咬了,反复感染后露出骨头,发高烧,领导让他回家休息,他不肯,说还能干点别的。领导没办法,就让他干点能坐着干的活。
    腿好了后,领导安排张茂文干定额统计。这活有“油水”,给谁多记个3元5块的,很简单,又笼络人。张茂文却是个死心眼,是一记一,是二记二,妻子当年就和他一个工队,后来跟张茂文说:“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背后骂你死心眼。”
    张茂文吃苦耐劳,有个人喜欢得不得了。那人是自己师傅的师傅。
    那时候,一般人看不到工地的图纸。张茂文和师爷一个宿舍。晚上,师爷就会把图纸拿出来,不避讳张茂文。师爷会用一个尺子在图上比划,半天才换算出数据。张茂文发现,那些数据用自己学过的几何知识,不少可以口算出来。好多时候,他会忍不住把口算出的数说出来,每说一个,师爷都惊得目瞪口呆。
    1983年,张茂文成了县建筑公司一工区主任。
    那年,他26岁,成了建筑公司的标牌,全公司开展以他为榜样的学习活动。
    1994年8月1日,锦华集团的生日。
    这一天,张茂文成了“一把手”。
    他和“锦华”结缘,颇有戏剧性。
    锦华集团的前身,是市劳动局下属的劳动建筑服务公司,承包经营。1984年,承包到期后,请张茂文来,张茂文拒绝了。
    之后,又有两次请他,张茂文还是不动心。
    1992年,张茂文从北京开会回来,有电话通知,让他到劳动局报到,出任劳动建筑服务公司副经理。次年,劳动建筑服务公司改名锦华建筑公司。
    1994年8月1日,张茂文被任命为锦华建筑公司总经理。距第一次邀请,整整十年。
    一到“锦华”,张茂文就发现,最缺的是人。当时只有300多人的施工队伍,固定人员仅仅28个,且还不稳定。
    要想长远发展,就得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张茂文想起小时候看的电影《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他决定从建队伍入手。
    后来看《亮剑》,感触更深了:“要打仗,先得有哇哇叫的兵,就像盖楼得先打地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这样和伙计们说。
    这么多年,他一直说,什么是“企业”?就是一个“家”、“学校”和“军队”的统一体。
    是“家”,就得挡风遮雨,心里想什么就可以说什么;
    是“学校”,就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是“军队”,就得军令如山,一往无前。
    这,就是“锦华”!
    当然,“锦华”最终还是企业。
    管企业,平衡利益、职务、荣誉很难。他这个“家长”、“校长”加“司令”,要做的就是这些,他让集团15个企业的经理把精力放在创业上,内部不多疑,有事多沟通。“我们的15个企业经理,相互忠诚度很高,我个人觉得,团结,这就是我们企业发展的优势。”张茂文很自豪。
    “其实,同其他企业集团的老总相比,我这些年只是突出做好了两件事——— 管理好一个市场,经营好一支团队。”张茂文这样认为:一些企业家只想着经营企业,却没想着去管理市场。我把自己看成一个市场管理者,旗下的15家企业都是独立法人,他们都在按自己的职责去打拼市场,挣多挣少他们自己说了算。集团公司负责统一融资,统一调配,又解除了分公司的融资之苦,让他们一心闯市场。所有的分公司一致对外打“锦华牌”,打出去就是一个有力的拳头。
    家有家教,校有校规,军有军法。张茂文说,“锦华”所有的事,都有制度,有流程。制度上没有的,也不是老总说了算。在锦华集团,每月一次大的管理人员会议,一次经理办公会,就是要汇总需要修订的制度。制度上没有的事项,就拿到这里讨论解决。
    “我们的制度就像是一个八卦格,让部门与部门之间互不干涉,又互相照应。”张茂文这样比方。
    朋友们说,张茂文还是一个很会“听话”的人。
    ——— 2005年10月,日照市商业银行银海支行在贷款考察中,发现锦华集团一直跟其他企业互相担保获得银行贷款。于是,向张茂文建议,应对锦华旗下企业进行资产整合,用自己的优良资产来抵押贷款,这既能盘活自己企业的资产,又可以减少风险。
    2005年年底,锦华完成了资产整合。
    ——— 2007年,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日照市商业银行开展了“重新认识我们的客户”活动,银海支行行长杨宝峰发现锦华长期沉淀下来的应收账款较多,建议锦华不要只重视产值,忽略了应收账款的清收,可以借鉴银行的做法,成立专门清欠部门。否则,看起来钱赚了很多,却要为高额的银行贷款利息所累;相反,如果资金回流得好、周转得快,就可以盘活资产,减少贷款使用以及利息的支出。
    很快,锦华聘请法律顾问,组成一个专门的清欠部门。
    2008年,金融危机骤然而至,锦华很为自己先行一步感到庆幸。
    张茂文是个念旧的人,“锦华”的员工都记得这样一件事。
    那是2008年的职工大会,张茂文在给全体职工讲话时动情地说,“锦华”能发展到今天,我们要感谢社会,特别是要感谢日照市商业银行,如果说市场经济是“春风”,商业银行就是咱的春雨。你们以后挣的钱再多,都要存在商业银行。因为是商业银行让“锦华”有了今天。
    锦华的银行账户原先在另外一家银行。1998年,张茂文看准一个项目,在新市区,200亩,价格谈好了,但有资金缺口。到那家国有银行申请贷款,很长时间没办下来,失去了一次良机。
    2001年,是锦华的转折之年。
    张茂文决定把锦华的基本结算户挪到日照市商业银行。
    就这一年春天,他们参与了一项2万多平米的工程,但急缺500万元资金。
    “锦华”去日照市商业银行申请贷款,“这么大的一笔,说实话,我心中也没底。”多年后,张茂文这样回忆。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尽管手续少了一道也不行,可两天,贷款就到位了!
    这一工程干下来,利税500多万元。
    2001年,实现产值6000万元;
    2002年,实现产值过亿元;
    ……
    2010年,将实现年产值6亿元!
    “这些年有不少人来拉‘锦华’的银行业务,我告诉他们,别的事都可以,唯独这事不行。不是我对不起日照银行,是对不起我自己!”张茂文郑重地说。
    现在,锦华集团的15家企业,全部银行业务都在一家银行——— 日照银行!

■记者点评


    “未有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在“锦华”采访,突然想起小时读的这句古话。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钻出地面前,根在地下默默生长。春风还没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萌发,一场春雨过后,破土而出,直指云天。
    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竹,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
    盛夏,抖起一片浓郁青纱,竹,临风起舞,婀娜多姿。
    暑尽寒来,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
    竹,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张茂文特爱竹,一再说,市场经济就是“锦华”的春风,日照银行就是“锦华的春雨,而日照就是“锦华”蓬勃向上的沃土!在这样的春风、春雨中,做每一件事,都要像竹子那样,把竹鞭深深地扎入泥土。不成功,是因为你自己的努力不够!
    眼中有竹,胸中有竹,手中有竹,君子境界也!

九游会真人游戏 copyright ©   山东锦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录、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鲁icp51545411备

九游会体育官网登录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